建設加氫站、推廣氫能車,多地加快推動氫能產業發展
隨著氫能應用場景的多元化拓展,目前,多地正加快建設加氫站,推廣氫能汽車,加快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7月30日,單日最高加氫能力達到4000公斤的華南首座“4臺8注”大容量加氫站——良田加氫站在廣州市白云區投運,并現場同步交付百臺氫能車輛。據建設方廣東云韜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云韜氫能”)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加氫站可滿足200余輛氫能車輛高強度運營需求,將有效破解區域加氫瓶頸,助力華南氫能車輛擴容。
廣州市《關于加快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提出,支持加氫站建設。市級財政對建成并投入使用,且日加氫能力(按照壓縮機每日工作12小時的加氣能力計算)500公斤及以上加氫站給予建設補貼;支持加氫站運營。對于數據接入國家、省、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相關信息化平臺的加氫站予以運營補貼。
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廣州市已累計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超1000輛,建成氫能產業園區約200萬平方米,培育氫能企業超100家,擁有現代HTWO、鴻基創能、云韜氫能、億華通(廣州)、廣晟氫能等一批代表企業。
云韜氫能有關負責人介紹,良田加氫站創新采用華南唯一的“4臺8注”架構,單槍加注速度達3.6公斤/分鐘,較同級別站點效率提升33.3%,顯著縮短車輛等待時間。依托制、儲、運、加、用全鏈條布局,打通粵北、廣州石化等多源氫氣供應渠道,已初步構建省內跨市、市內跨區的多層次氫氣保供體系,保障了氫氣穩定經濟供應。
7月30日,華南首座“4臺8注”大容量加氫站良田加氫站投運。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除云韜氫能外,今年上半年中國石化廣州石化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擴能改造項目也正式投產,年產能力達5100噸。截至目前,中國石化已建成142座加氫站,以及廣州石化、燕山石化、天津石化、齊魯石化、青島煉化、鎮海煉化等11個遍布全國的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
“我國氫能產業在燃料電池等領域已實現躍進式發展,應用場景正在不斷拓展。”清華大學燃料電池與儲能創新研究中心主任、能源與動力工程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韓敏芳介紹,近一兩年來,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電解池技術在中國出現了躍進式的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必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江蘇省發改委、省工信廳近日印發的《江蘇省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27年,氫能產業規模力爭突破1000億元,建設加氫站100座以上,推廣燃料電池汽車超過10000輛。該行動方案提出了強化氫能創新體系建設、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拓展氫能多元應用場景、優化氫能產業發展環境等四大重點任務;河北省發布了12項氫能產業創新應用場景,供需主體包括場景業主方和技術供給方。
根據廣州市出臺的《關于加快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廣州還將推動規模化應用,對滿足國家綜合評定獎勵積分要求的前1萬輛車輛,按照燃料電池系統額定功率補貼3000元/千瓦。中央、省級、市級獎勵資金按照1∶1∶1比例安排。鼓勵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企業或整車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燃料電池國產關鍵零部件工程化驗證應用。
廣州市明確,對氫能產業總投資10億元以上的制造業項目,在省級對其新增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不超過2%比例普惠性投資獎勵的基礎上,市級財政給予1∶1配套扶持。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等編制的《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介紹,截至2024年底,各地建成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產能超12萬噸/年,建成加氫站超540座,推廣燃料電池汽車約2.4萬輛,各領域試點示范取得積極進展。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轉自百家號第一財經,原文鏈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9121704850626560&wfr=spider&for=pc